-
一個穩固但仍然不平衡的復蘇,焦點轉移到長期
中國是少有的幾個沒有經歷衰退(增長2.3%)的經濟體之一,這得益于強勁的出口和迅速的政策反應,確保了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行業的快速反彈。我們預計經濟復蘇將繼續,并在各個領域擴大,盡管家庭信心和支出意愿尚未恢復正常??傮w而言,中國經濟表現可能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過去幾年中,在注冊框架的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企業破產的情況非常不穩定。目前仍低于2020年的水平。
應對新冠肺炎危機的政策支持包括財政支出、稅收減免和使企業融資環境更加有利的寬松貨幣政策。這些行動在2020年迅速對政策驅動產業產生了積極影響,而私營部門和制造業投資自2021年初以來已成為更明確的增長動力。隨著經濟整體穩健復蘇,并將重點轉向長期脆弱性,政府正力求控制政策支持。貨幣政策正以一種靈活且依賴數據的方式收緊。中國需要處理大量的債務,總額接近GDP的300%(70%的公共債務,60%的家庭債務和170%的企業債務)。外部環境是有利的:外債總體較低,外匯儲備基本充足,出口市場份額高于新冠肺炎危機前,經常賬戶在未來幾年應保持盈余(占GDP的1.5%)。盡管如此,風險依然存在,尤其是與美國的緊張關系。結構性漏洞目前是可控的
總體來看,指標顯示短期融資風險中等。短期內需要監測的指標尤其包括財政赤字(特別是所有政府部門和機構的赤字,占GDP的約10%和國內信貸增長(明顯高于新興國家,由于溫和的通貨膨脹,實際利率特別高)。我們還將關注公司債券市場,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該市場的違約數量更多。
從中期來看,中國沒有出現任何無法承受的經濟風險。主要挑戰是通過尋找新的驅動因素(創新、私人消費等)和應對脆弱性(債務負擔、地緣政治緊張、人口老齡化等),隨著經濟成熟,管理向較低速度的潛在增長的過渡。在我們看來,銀行業危機的風險目前是有限的,但仍需關注(尤其是規模較小的銀行)。商業環境:改變游戲規則
商業環境正在改善。2019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營商環境調查中,中國躍升至第31位(上一版處于第46位,再之前為第78位)。這一進展反映了從開辦企業的程序到改善電力供應和獲得施工許可的措施等一系列子環節的改善。展望未來,進一步改善的跡象正在增多。自2018年以來,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1)創造一個更有利于私營企業的營商環境(減稅、針對私營企業貸款等),(2)促進貿易與關稅削減(汽車行業、消費品),(3)加快對外商投資的開放(如降低金融部門的障礙)。
在疫情復蘇后的世界中脫穎而出,但并非沒有貿易風險
- 巨大的國內市場
- 加強宏觀審慎管理
- 外部狀況和財政狀況相對穩定
- 隨著中國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服務業發展,將迎來新的增長機遇
- 加大市場導向,開放國內市場
- 高企的企業債務,不斷上升的家庭債務
- 產能過剩
- 公共部門對經濟的大力參與
- 與該地區主要國家和美國的地緣政治關系持續緊張
- 傳統制造業競爭力下降
- 人口老齡化
優勢與劣勢
-
-
-
名為“積極穩健”本質從緊收縮的中國政策組合
但預計2021年將其通過流動性和監管,而不是政策性加息來收緊貨幣政策
2021-04-27
-
新冠疫苗將在2021年下半年助力全球增長
新冠疫苗將在2021年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但考慮到短期壓力的存在,加上經濟到2022年才會完全復蘇,這些因素會帶來過渡風險。繼第三季度經濟活動大幅反彈之后,在2020/21年度之交,經濟走勢將繼續大起大落。新冠疫情病例的再次暴增和新一輪的封鎖將使全球經濟活動停滯不前,季度環比增速從第三季度的7.3%放緩至第四季度的0.1%。歐洲經歷二次探底,而美國增速也明顯放緩,這表明情況在好轉之前將變得更糟?;诮谝呙绶矫嫒〉玫耐黄埔约罢呓M合在未來兩年仍將提供支撐,我們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4.6%(+0.2個百分點),2022年則上調至3.8%。
2021-02-07
-
世界正在快速駛向東方
新冠疫情危機可能加速全球平衡向亞洲轉移。我們計算了世界經濟重心(WECG),發現自2002年以來,它一直在向東往亞洲方向移動。展望未來,隨著亞太地區將更快地從新冠疫情危機中復蘇,這一東移的速度可能比此前預期的快1.4倍。我們預測,到2030年,世界經濟重心可能位于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交匯點附近。相比之下,該重心在2007年之前一直位于大西洋。
2021-02-07
-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統一的原產地規則 每年可推動地區貿易增長約900億美元
從地緣政治和象征性的角度來看,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顯示了亞太對維護貿易多邊體制和協同發展的承諾。該協定包括東盟十國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新西蘭、韓國,將覆蓋全球約30%的GDP和人口,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參與的首個多邊自由貿易協定,顯示其作為中國雙流通戰略中的“國際流通”的組成部分。這將使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而過去幾年,美國的貿易政策則更傾向于保護主義。
2020-11-24
-
“雙循環”:中國版的產業回流?
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面臨兩大挑戰:潛在增長下滑和外部環境惡化。我們的增長潛力模型顯示,由于勞動力供應下降、生產率和資本投資增長放緩,未來10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可能平均在+3.8%到+4.9%之間(2010-2019年間為+7.6%)。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著與美國的長期對峙。美國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國家。因此,與美國經濟關系的松動將給正在放緩的中國經濟帶來進一步風險。
2020-11-24
-
與新冠共存:貿易、消費和投資 開始出現不均衡或“雙重”復蘇
貿易、消費和投資的雙重復蘇。我們預測,2020年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量將下降13%(2009年為-11%),貿易損失將達4萬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出現+7%的技術反彈,貿易總量到2022年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2020-10-19
-
新興市場的量化寬松政策是否在“玩火”?
新冠肺炎疫情標志著新興市場“非常規”貨幣政策的轉折點,其中數個國家啟動了政府債券購買計劃,以在短期內解決市場混亂并緩解貨幣狀況。然而,其債務可持續性和通脹是未來面臨的最大風險,此種情況最顯著的是巴西、哥斯達黎加、印度、土耳其和匈牙利這幾個國家
2020-09-17
-
法國、德國、意大利: 財政刺激強勁 ,貿易赤字攀升?
今年夏天,歐洲各國政府推出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刺激計劃(在第一階段緊急救助計劃之后,第二階段將重啟經濟增長引擎),這將有助于推動其經濟在2021-22年間實現增長,其中法國增長2.4個百分點,德國增長2個百分點,意大利增長0.7個百分點
2020-09-17
-
歐洲央行: 在12月付諸行動之前是否只是夸夸其談?
歐元區通脹預期脫離錨定的風險正在上升。鑒于新冠疫情的經濟沖擊帶來的反通脹壓力,預計通脹率將大幅下降。但是,隨著8月份年核心通脹率降至+0.4%的歷史新低,歐洲央行不能冒信譽受損的風險而對此長時間置之不理。
2020-09-17
-
-
-
與裕利安怡風險專家對話第一期
與裕利安怡風險專家對話第二期
嘉賓:裕利安怡亞太區風控總監 - Claude Troussart
嘉賓:裕利安怡亞太區理賠追收部總監 - Peter Blakelock
視頻播放失敗,請聯系站點管理員!
視頻播放失敗,請聯系站點管理員!
視頻播放失敗,請聯系站點管理員!
視頻播放失敗,請聯系站點管理員!
視頻播放失敗,請聯系站點管理員!
視頻播放失敗,請聯系站點管理員!
與裕利安怡風險專家對話第三期
與裕利安怡風險專家對話第四期
嘉賓:裕利安怡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 - Elieen Qiu
嘉賓:裕利安怡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 - 黃黎洋
與裕利安怡風險專家對話第五期
嘉賓:裕利安怡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韓國區行政總裁 - 李一民
與裕利安怡風險專家對話第六期
嘉賓:裕利安怡亞太區商賬追收部經理 - 黃濤柏
-
-
2021-08-25 流動性問題:2021年企業可能還需要5000億美元WCR融資.pdf
끂446 2.23 MB -
2021-08-25 全球貿易供需失衡.pdf
끂450 1.62 MB -
2021-08-25 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破產報告.pdf
끂459 783.06 KB -
2021-08-25 中國行業風險觀察2021年第三期.pdf
끂439 939.01 KB -
2021-08-25 中國企業債務分析:大浪淘沙.pdf
끂465 1.67 MB -
2021-08-25 經濟大重啟 新機遇與舊風險.pdf
끂445 1.96 MB -
2021-04-27 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破產報告.pdf
끂595 1015.36 KB -
2021-04-27 數字化賦能的國家或地區更具有抵御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的能力.pdf
끂580 1.27 MB -
2021-04-27 名為“積極穩健”本質從緊收縮的中國政策組合.pdf
끂535 1.08 MB -
2021-04-27 中國的“牛勢”是否引發全球再次陷入通脹.pdf
끂521 1.15 MB
-
訂閱風險資訊
選擇安聯貿易的理由
全球領導者
70+
國家或地區
前瞻視野
8,300萬
企業監控
堅實根基
AA級
標準普爾評級
經濟洞察
為什么選擇安聯貿易?
幾乎八成的出口商曾經歷買家逾期。等待時間愈長,企業面臨信用風險的機會就愈大。安聯貿易一系列專業的壞賬解決方案為您定制適合您企業的商賬解決方案。強大的商賬追收服務網絡遍及各個市場,以各種語言進行談判,同時處理各地復雜的壞賬事務。
什么是貿易信用保險?
貿易信用保險,又名應收帳款信用保險,目的十分簡單,即保障企業不因客戶未能償付貿易債款而蒙受損失。當您的客戶破產或未在契約期限內付款(即發生拖欠)時,便可能使您蒙受損失。此時,我們會按保單向您支付應收帳款金額(最高90%)作為理賠。然而,請注意,您與特定客戶的貿易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契約中的承保限額。
-
-
哪些企業需要貿易信用保險?
-
任何企業都應落實應收帳款管理及債務管理,而貿易信用保險是有效提升營運成效的重要工具之一。假如您是以放帳的方式與其他企業進行貿易,則貿易信用保險能為您帶來很多優勢。我們也針對其他貿易方式推出對應的服務內容,以支援并確保您順利進行貿易。 無論任何類型的企業、以任何方式進行交易,都能在安聯貿易找到一系列的貿易信貸、貿易融資服務方案。對所有企業而言,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必能有所獲益。 歡迎與我們聯系,以進一步討論最適合您的信用管理解決方案。
請使用IE 11.0.13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以獲得最佳瀏覽體驗